欢迎进入宜宾酒业历史文化数字平台! 今日:宜宾小雨16~25℃
返回上一级

下酒菜

来源:-

       在宜宾城中很少有人喝寡酒的,这和乡镇上的情况不同。像鲁迅小说中写的靠着咸亨酒店的柜台,连茴香豆和盐煮笋都不用,将酒喝了就走的几乎没有。在宜宾谈到某人不是谁的对手的时候,常说:“未必你是他的下酒菜吗?”宜宾人饮酒习惯细斟慢饮,与此匹配,下酒菜也有特色。

       (1)干

       从前宜宾摆酒席九大碗的第一道菜就是“干盘子”,这是专为喝酒的人准备的。“干盘子”里摆的是切得薄薄的,摊得匀匀的腊腰子、心子、肚子和舌头——又叫“利子”。杀年猪时把内脏吊在灶额上熏得乌黑,干干的,煮了好下酒。现在按传统方法加工出来的竹海腊肉和屏山腊肉便很有名。在宜宾烧腊摊子遍布城乡。宜宾是交通枢纽、云贵川三省集散之地,宜宾人有气度吸收外来饮食文化的精华,古蔺鸡、自流井缠丝肉之类的新品种经宜宾人改进,也屡屡在烧腊摊子上亮相。

       (2)硬

       宜宾是花生出产地,带壳的椒盐花生是这样制作的:将才从地里挖出来的水籽花生淘洗干净后,放在大缸里用拌了花椒、八角、山萘等香料的盐水渍透,入味后捞起来晾干,送到炕房里炕出来的椒盐花生果仁收缩、坚硬。不带壳的椒盐花生果仁上的衣子齐全,叫五香花生米、粒粒香。买主往往有固定的买花生的地方,带炕房的花生铺子也十分珍惜自己的声誉,久而久之便创出了名牌,而这名牌的称谓是这样的——在姓的后面加“花生”二字,于是“张花生”、“李花生”们便喊出了名。宜宾城中东门口梁兴顺“梁花生”、下鲁家园街口彭素梅“彭花生”、北门外吴家坎林长发“林花生”便相当有名。

       (3)绵

       南溪豆腐干,工艺复杂,甚而掺了鸡汗熬煮而成,但喝酒的人嚼起来,“绵”得有味;宜宾糟蛋也可以称之为“绵”,它是精选优质鸭蛋,用特种工艺去壳留膜,放入上等糯米醪糟,浸泡制作而成。挑一点蛋汁放到舌尖上,那种辛辣而略甜的味儿,绵长而独特的味觉刺激是别的下酒菜难以达到的。

       清道光年间宜宾县菜坝乡八字朝门廪生张竹君是当地的“美食家”,其自制的一种食品别具一格。他将鸭蛋浸泡于加有香料的醪糟汁中,经过一段时间,再加入曲酒,冰糖同泡,定时取出,密封储存一年以上——封存愈久,香味愈浓。特点是质嫩、色泽酱黄、光洁发亮、醇香味美,营养丰富。后开设作坊,大量生产也供不应求。以后独家生产的叙府糟蛋畅销全国,远销南洋。民国时期制糟蛋的还有几家。中山街邓文山、东街孙融和“大吉祥”干鲜店也兼营糟蛋。中山街李微恒开“晋乌垣”酒店卖绍酒,也兼营糟蛋,利润很大,又开设了一家分店在成都。李在中山街店门口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的是:“叙府李家糟蛋”。他的糟蛋制法略有不同,他在配料中不用醪糟,将鸭蛋用牙筷轻轻敲碎外壳,不伤内皮,依次放入缸中,一层层的细加作料,用上好大曲酒倒进缸中,将蛋完全淹没,封固,封到蛋黄糟熟,然后取食。糟蛋是酒的副产品,也是绝妙的下酒菜。

       宜宾人饮酒讲究细呷慢饮,与友朋谈笑风生,与其说在饮酒,还不如说在品尝人生;其意不在于喝下多少酒,而在于享受饮酒的过程,如果说饮酒是对美好人生的眷恋,那么下酒菜则是美好人生的催化剂,须来得温和、持久、隽永。

回到顶部
bgmb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