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宜宾酒业历史文化数字平台! 今日:宜宾小雨16~25℃
营商环境

       宜宾市出台标准化建设方案 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2022.7)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宜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宜宾市于近日出台《营商环境标准化建设方案》,以“标准化”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为宜宾加快建成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作出贡献。

        一、立足于“实”,明确工作目标。一是建立标准体系。搭建一套符合宜宾实际、结构科学的标准体系,覆盖市场环境、政务服务、监管执法等内容。并将营商环境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先进理念、方法和措施上升为标准规范,体现“宜宾特色”。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推动全市服务和监管体制机制变革。建立科学合理、指向明确的营商环境优化长效工作机制。推动以企业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更加完善。三是突出发展质效。增强营商环境优化对优势产业提质升级作用,强化目标任务测评督导,“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推动优势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提升宜宾市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立足于“细”,构建标准体系。一是细化标准体系。梳理形成通用基础标准、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标准、运行保障标准、监管执法标准、评价改进标准等5大标准子体系。二是聚焦五个标准。围绕“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许可”“获得‘水、电、气’”“不动产登记”“企业注销登记”等五大具体指标实现标准化,着力提升服务企业质效。三是突出六大重点。以加强知识产权发展、强化政府采购监管、完善市场监管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动企业信用管理、回应调解企业诉求纠纷等六项内容为重点,营造规范有序、公平包容的市场环境。四是完善两大基础。优化政务环境。通过落实首问负责制、编制营商环境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完善容缺事项目录清单等措施,倒逼政务服务质量水平提升。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实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标准化,保障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与公共环境品质质量统一。五是开展实施评价。围绕项目工作重点任务,实施营商环境标准评价改进,以市场主体和办事群众满意度为导向,构建营商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开展营商环境满意度评价,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三、立足于“效”,强化要素保障。一是加强组织管理。在现有基础上构建市级优化营商环境标准化建设工作机构,统筹推进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标准化建设工作,明确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由分管领导牵头推进,定期开展协调调度,形成“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标准化工作良好格局。二是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全市统一权威的政策发布平台及各种宣传渠道,加大对优化营商环境标准化建设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认知度和认可度,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拓宽企业意见反映渠道,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三是强化督促考核。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标准化建设工作进展、质量和成效督促检查,建立工作督办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市本级要建立健全效能评估和监督考核制度,组织对全市营商环境标准化工作进行绩效评估。

       宜宾市加快推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9.8)

        近年来,宜宾市紧紧围绕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项拓展、全域开放”发展战略,坚持“五个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着力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取得了明显工作实效。

        一、全面构建全国全省领先的体制机制。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市委、市政府将相关机构的政务服务、非公经济发展、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等职能进行有机整合,组建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挂市行政审批局牌子。在此基础上,各县(区)也全部组建行政审批和非公经济发展局,各乡镇全面组建便民服务中心“并就近服务非公经济发展”,全面理顺了市、县(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工作体制,已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为加快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市、县(区)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或行政审批和非公经济发展局)、政务服务中心(或行政审批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五位一体”、一体化运行的管理模式,并由政务服务(或行政审批)和非公经济发展局局长兼任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主任,有效整合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力量,进一步理顺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体制机制。

        二、全面推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市政府先后召开全市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暨营商环境建设誓师大会、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宜宾市2019年“营商环境建设年”工作方案》,明确“加快建设一流诚信环境、加快建设一流政务环境、加快建设一流市场环境、加快建设一流法治环境、加快建设一流社会环境”等五大工作任务,并将各县(区)考核指标分为6大类31项具体指标,将市直部门考核指标分为6大类35项具体指标,加快推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在此基础上,市一流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宜宾市聚焦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整体提升营商环境建设实效工作方案》,明确今年87项优化营商环境具体工作。目前,已建立营商环境建设每月通报制度,并积极推进实施营商环境建设第三方测评、万企评机关、“政府保姆”代办服务等相关工作。

        三、全面深化推进“放管服”改革。从2018年起,陆续印发《“放管服”改革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分工表》等十五张清单,及时公布了市本级“放管服”改革任务31项、公共服务事项161项大项319项小项、保留的地方证明事项25项、行政权力事项5417项、“全天候”政务服务事项922项、“就近办”事项32项、“网上办”事项1674项、“马上办”事项184项、“最多跑一次”事项431个大项、“全程网上办理”事项135项、“两集中两到位”事项831项、随机抽查事项257项、中介服务事项64项、涉企审批服务事项994项、行政审批前置事项取消调整保留事项1095项、“放管服”改革存在问题及整改事项14项、加快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工作任务47项,深化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落地落实。

        四、全面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扎实抓好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事项认领和运行管理工作,并积极督促指导市、县(区)相关部门推进行权基础流程、监察点位配设等工作,确保相关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截至2019年7月31日,市、县(区)相关部门共在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认领政务服务事项15002项,其中,“最多跑一次”事项14587项,占总事项的97.23%;网上可办理事项13919项,占总事项的92.78%,全市行政许可平均承诺提速81.68%;市、县(区)相关部门共在平台受理各类事项5970.61万件,办结5947.74万件,办结率100%,平台运行办件量和办结率均名列全省第一。目前,我们正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有序建设宜宾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云上审批服务平台,预计将于近期投入试运行,并拟于今年12月底以前布设到各县(区)政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

        五、全力打造全国一流12345市民服务平台。2015年1月1日—2019年7月31日,宜宾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共整合热线63条,话务量660.02万次,受理有效办件292.49万件,已办结292.34万件,办结率99.95%,群众满意率98.96%;共安装281台市民自助服务终端,办理便民服务事项109.58万件(次)。2016年上半年,在第三方评估机构组织的独立调查测评中,宜宾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在全国231个地级城市中名列第一。2018年,在57家第三方评估机构监测中,宜宾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服务水平在全国335个城市(含直辖市)中名列第八,服务质量在全国331个城市(不含直辖市)中名列第十七。近年来,广东深圳、江苏泰州和省内成都、绵阳等市(州)共58批(次)约800余人,先后到12345运营中心考察交流,切实促进了省内外各地12345市民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工作。2019年4月,我们会同零点有数公司在宜举办第一期全国政府服务热线数据应用培训研讨班,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16个省市44个城市140余名12345政府服务热线相关工作人员来宜参加培训。

回到顶部
bgmbgm